 |
2023年04月01日發送 |
 |
|
|
「回家紀(屋瓦篇)」及Colors in NMH影片首映會 |
|
|
|
|
|
館藏借展
「東風西行」
|
112.02.25-112.08.13
|
北投文物館 |
|
|
東周實相
河南出土東周文物展
|
自108.05.20起 |
中研院歷史文物陳列館 |
|
|
館藏借展
「佛陀形影」
|
自109.12.30起 |
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|
|
|
2023城南有意思「我與酷獸的大冒險-史博尋寶趣」
什麼~酷獸心愛的寶物掉在植物園裡?!號召各位小偵探一起協尋!
4/1(週六)至4/2(週日) 在南海學園「春日好好市集」史博館攤位,「我與酷獸的大冒險-史博尋寶趣」活動即將熱鬧登場。目前各場活動已報名額滿,各場活動前20分鐘須完成報到,逾時開放現場報名。
尋寶內容專為國小中年級及家庭觀眾規劃,結合美感藝術與自然生態,透過3C科技打造自導式AR沉浸式數位體驗,以數位體驗互動形式在台北植物園區內遊戲、探索,並與他人共同合作與創作。玩樂同時又可運用學校知識解謎破關,讓孩子培養在自然生活中的知識與美感。
|
「守護·時光」捐贈儀式暨館藏《黃牛》絹畫修護成果發表
3月30日為感謝林柏亭先生捐贈父親林玉山先生畫作《野柳海邊》等58件(組)予本館典藏,並增額挹注新臺幣200萬元於「林玉山藝術獎助學金」。史博館特於林玉山先生冥誕前夕辦理捐贈儀式,在藝文各界賢達見證下,由文化部李連權次長代表受贈,藉此感謝其家屬將重要文物交由國家典藏的良善美意,會中同時展出本館於2022年委託完成修護的《黃牛》作品,此幅為林玉山早期絹本膠彩作品,是日治時期少量存世的精彩創作。經過李秀香老師及其修護工作團隊的努力,讓作品重新驚艷於世,讓全民能共賞林玉山先生創作的藝術與價值。
|
|
|
本期《歷史文物》封面故事「在史博館相遇」,介紹史博館在悠轉歲月裡,透過國內外展覽、交流與各式活動,所寫下一幕幕相遇的故事。
首先由編輯部整理8大與史博館相遇的場合開端,並請4位史博館好朋友:優游於設計、教育與文物世界的王行恭教授,臺灣美術史學者蕭瓊瑞教授,紀錄片與電影導演周美玲 ,以及服裝設計師周裕穎,談談他們與史博館相遇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。更多本期精采內容,請見《歷史文物》電子書:
https://www.nmh.gov.tw/informationimgs_199.html
|
|
 |
|
|
鎮館之寶攜手自栽香草的天然芬芳,不能錯過吧!?本館致力於圖像授權推廣,這次挑選4幅常玉作品《人約黃昏後》、《浴女》、《裸女》與《四女裸像》,與芙彤園合作推出公益文創商品「常玉歡慶禮盒」,禮盒藉由透視的設計巧思,彷彿館藏主角自在坐臥於畫框中,兼具實用與觀賞價值,將藝術融入洗沐儀式,讓香氛為生活增添情調! |
|
 |
|
|
李奇茂擅長採集各地風俗軼事,描繪題材廣泛而不拘泥,舉凡路邊小販、夜市、捷運車上等地方風俗皆有豐富的表現,兼具雅俗;並將其書齋取名「采風堂」,自許「采風堂主」。其與本館友誼緣自於1962年應史博館之邀參加全國馬展開始。1964-1974年應本館邀請至近數十個國家參展,深受歡迎。1981年也參與巨幅橫卷《寶島長春圖》創作, 本館典藏其書畫及剪紙作品計61號,其中《國父傳》100件,共計160件。更多藝術家介紹:https://artistsday.nmh.gov.tw/art3.html |
|
 |
|

國立歷史博物館 版權所有
Copyright © 2023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All rights reserved.
本電子報由系統直接發送,請勿直接回覆。
國立歷史博物館
|
|